美术理论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理论

岩彩画的探索与追求

2018/11/18沈西峰

经过十几年的艰辛探索和不懈追求,岩彩画从无到有,从不为人知或鲜为人知,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涵盖材料、教学、科研等内容的完整绘画体系,形成了当代中国画一个全新的画种,这是一件令人欢呼的成功!由于工作的关系,作为组织者之一,笔者有幸见证了岩彩画不断探索与追求的成长历程。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有许多东西要与大家共享,难以面面俱到,择要述之,以飨读者。

一、岩彩画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孕育的

    随着改革开放后西方先进的科技与物质产品的引进,各种意识形态的文化现象和价值观念也同时涌入,从而在文化上引发了审美观念的进一步拓展。人们开始呼唤中国绘画在观念与语言上的革新,突破“以墨为雅,以色为俗”、“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的旧有框架,创作出更多与时俱进的优秀作品,以适应色彩斑斓的现代生活的需要。就中国画而言,探寻一条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多样化发展之路,丰富当代视觉艺术表现语言,从而使绘画增加与反应时代精神和当代生活以及促进国际交流相适应的表述方式,是摆在艺术家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使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成为可能。许多艺术家有了出国留学和访问的机会,这使得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见识更加广博。许多在日本学习的画家在了解、认识日本画的同时,对日本文化在绘画材料上的继承与创新感叹不已。数百种丰富多彩的矿物颜料令人目不暇接,更不用说还有品类繁多的人造矿物颜料。而同时期的中国画颜料还是基本的赭色、花青等有数的几种,尽管矿物颜料的使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藉此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面对现实,一些有识之士在喟叹之余,萌生了复兴中国画颜料的强烈愿望,也有了一种使命感。

二、材料的研发为岩彩画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国画的革新是许多艺术家一直在探讨和争论的话题。在改革开放、’85现代美术思潮的大背景下,一些艺术家进行了有益的实验和大胆的尝试,也曾经喧嚣和轰动一时,但却始终没有一个质的飞跃,更谈不上一个完整绘画体系的建立。

中国画的革新从表象看是内容到形式的改变,而内容是由人的思想观念的改变而来,而形式上的改变就要从根本点入手,具体一点就是从材料入手,只有材料改变了、丰富了,画面表现形式才会有本质性的变化与突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丰富了材料,才有可能创作出耳目一新的符合当代审美要求的艺术品,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原地打转,突不出过去的圈子与模式。

20世纪90年代,一批莘莘学子陆续从日本回国,怀揣着复兴中国画颜料的宏愿,积极投入到中国画革新的实践中来,王雄飞即是其代表人物之一。他们不仅对矿物颜料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还掌握了运用矿物颜料的全新绘画技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材料入手,中国画的变革找到了一个现实的突破口。在开展民族画材研发的同时,一些留日归国艺术家还同艺术科研机构进行合作,搭建一个高层次的推广交流平台,举办矿物颜料绘画高级研究班,从而为一个全新中国画种的诞生打下了可持续发展的扎实基础。

三、矿物颜料绘画技法培训是岩彩画成功的关键

为推广普及矿物颜料和人造矿物颜料的绘画技法,充分发挥矿物颜料在色彩表现等方面的优势,使之服务于中国的美术事业,19983月,经文化部教育司同意,文化部科技司决定“中国重彩画高级研究班”,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开发中心承办,第一期由蒋采蘋先生担任学术主持,王雄飞先生任班主任。从第二期开始,“中国重彩画高级研究班”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开发中心举办。199910月,文化部文化科技开发中心合并更名为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这一活动即由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继续举办。截止到20007月,“中国重彩画高级研究班”共举办了5届。20016月,为了同传统的工笔重彩画相区别,从第六届开始,在“重彩”后加上“岩彩”,称“中国重彩(岩彩)画高级研究班” ,由王雄飞先生担任学术主持。截止到20028月,“中国重彩(岩彩)画高级研究班”共举办了5届。在举办岩彩画高研班的同时,主办单位还通过举办不同形式的岩彩画展览等形式进行推广,通过努力,岩彩画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的美术现象,为业界所关注。鉴于岩彩画已逐渐被美术界所接受,在征求了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后,应广大岩彩画爱好者的要求,20028月以后,从第十一届开始定名为“中国岩彩画高级研究班”。截止到2010年,“中国岩彩画高级研究班”共举办了15届。

 为什么岩彩画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之内能够“攻城掠地”,迅速扩大它的社会影响力,成为一个具备完整体系的当代中国画的新画种?毫无疑问,矿物颜料绘画技法培训是岩彩画成功的关键。自1998年开始,尽管名称有所调整,但“突破传统,走向多样”的办学内容和办学宗旨没有改变。“中国岩彩画高级研究班” 前后共举办了25届,共有1000多名学员参加“中国岩彩画高级研究班”的学习与研讨,有近百位中外艺术家参与了教学活动。从历届学员的分布情况看,除祖国大陆各省、市、区的学员外,还有港、澳、台地区的爱好者投入到岩彩画的学习与创作中来,更有一些学员是从国外(美国、加拿大、德国等)专程到中国来学习岩彩画的。这一现象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岩彩画这一全新画种有着无穷的魅力和广泛的影响,它代表了中国绘画发展的一个方向,为中国画融入现代社会、走向世界提供了可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岩彩画学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各地、各级美术院校中的老师,他们在学成回去之后,又通过各自的岩彩画教学,培养了岩彩画人才,壮大了岩彩画创作队伍,举办不同类型的岩彩画展览,进而扩大了岩彩画的影响力。

四、岩彩画的命名是艺术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研究的成果

岩彩,可简单理解为矿物的色彩。岩彩画是以矿物颜料(包括人造矿物颜料)为主要材料,以胶为主要媒介,运用全新的绘制技法创作的具有中华民族审美情趣的艺术作品。岩彩画是从材料学的角度来命名的,它表达了这一独立画种的材质之美、色彩之美和技巧之美。“岩彩画”名称的确立,是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是中国艺术家的发明创造,是艺术家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

1、 岩彩画名称的确立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矿物颜料的使用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由来已久,中国重彩画即是以矿物颜料为主要用色。为了更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为了团结更多的艺术家参与到复兴中国画颜料的队伍中来,从一开始我们把这种矿物颜料绘画技法培训班称之为“中国重彩画高级研究班”。教学相长,师生们共同探讨,相互促进,从而使这种运用矿物颜料进行表现的新技法不断完善和成熟。

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老师还是学员,他们发现,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绘画作品,虽然在材料上与传统的重彩画有着共同的媒材,但在创作思想、审美情趣、技术手法、表现形式等方面与传统重彩画有着质的区别,应该有一个能够表现这一全新画种特质的名称来命名它,于是就在“重彩”后加上了“岩彩”二字。从19983月开始到20016月,这一过程用了5年的时间。这虽然是一种进步,但也在某种程度上显出了岩彩画的不自信和躲躲闪闪。

通过广大师生的共同探索,岩彩画逐渐形成了集材料、教学、科研于一身的完整绘画体系,成为一个独具魅力、个性鲜明的当代中国的新画种,成为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美术现象,是美术界一道靓丽的风景。自此,岩彩画得以明正言顺地活跃在中国的美术舞台上。从2002年开始,又通过近十年的巩固与提高,岩彩画作为一个新画种更加成熟了,不再需要含糊其词、躲躲闪闪、牵强附会。

如今,岩彩画已然成为当代中国画的一分子,堂而皇之居住在中国画的门庭内。这是广大岩彩画艺术家和爱好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2、岩彩画名称的确立是科学研究的成果

回顾岩彩画走过的近20年风雨历程,这是一条不平坦的路,岩彩画始终处于继承与创新、肯定与否定、批评与赞扬的矛盾问题。正是有了科研的态度与实践,岩彩画体系才日臻完善,逐步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岩彩画材料的开发为岩彩画的多样化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工制作的矿物颜料和人造矿物颜料已达数千种,满足了岩彩画艺术语言表达的需求,使岩彩画不仅能够表现出与中国文化相应的精深博大的气象,又能够满足现代社会人们日益丰富的审美需求。

材料的科研成果使岩彩画在以下三方面得以改进:(1)拓展了色相和纯度,在色彩上丰富了岩彩画的表现力和样式;(2)采用现代手段和国际标准生产的颜料颗粒随色阶的变化而不同,使画面上出现了古典绘画所没有的肌理对比和新的造型特质;(3)现代科技的应用使金属箔和某些矿物色表现效果同古典绘画有着质的区别,拓展了岩彩画的表现力。这些科研的成果为岩彩画名称的确立和体系建设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3、岩彩画名称的确立体现了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

以矿物颜料(包括人造矿物颜料)为主要材料,以胶为主要媒介,运用全新的绘制技法创作的具有中华民族审美情趣的艺术作品,从一开始就有了称谓的纷争。但是,岩彩画艺术家们并没有急于求成或知难而退,相反,他们却表现出了令人钦佩的智慧和严谨的科学精神。通过画材研发、技法教学、展览举办等等,不断积累经验,调整发展方向,从而使岩彩画前进的每一步都扎实稳健。在岩彩画体系日渐完善的前提下,在广泛征求意见的情况下,艺术家们同主办单位一起共同确立了岩彩画之名。

如果有某个人声称自己发明了岩彩画,这个人不仅有沽名钓誉之嫌,同时也是对事实的歪曲和对其他艺术家的不尊重,最终也将会被岩彩画这如此沉重的分量压垮。

五、岩彩画自身发展过程中应警惕的几个问题

1、警惕岩彩画发展过程中的泛“岩彩画”倾向

岩彩画是以矿物颜料(包括人造矿物颜料)为主要材料,运用全新的绘制技法创作的具有中华民族审美精神的艺术作品,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是对外来文化的借鉴与融合,是以当代绘画的姿态来融入到当代的文明进程中。岩彩画有着独特的绘画语言,有属于自己的审美范畴,是一个具有当代性的独立创新画种。

矿物颜料的使用具有世界性,尤其在古代更是如此。我们不能因为那些艺术品使用了矿物颜料或类矿物颜料就称之为岩彩画,应该尊重历史传统或地域习惯,这是岩彩画家应该具备的科学态度,就比较学而言亦应如此。在岩彩画与其他类似美术现象进行比较研究时,保留原有称谓是尊重是科学。如果古今中外到处都有岩彩画,何谈岩彩画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种创造呢!

2、警惕岩彩画发展过程中的趋同倾向

岩彩画是将中国传统的审美形式与当代艺术表现的方式融会贯通而产生的当代中国画的创新画种,具有独特的绘画语言和本体精神。因此,岩彩画在自己的前进道路上,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中国岩彩画,要保持自己鲜明的个性和时代特色,避免趋同以致被湮没。中国的岩彩画家应该不仅能创造而且能发扬属于自己的创作体系,一种根植于自己血液和审美传统的东西,一种别人拿不走的东西。

岩彩画理念建立在对中国传统绘画语言的继承与发扬和对当代日本绘画借鉴与融合基础之上,强调材质美的表达和拓展,这种以材质美为核心的思路很让人担心岩彩画会趋同于日本画。岩彩画强调了肌理的表现技巧,具有很强的技术性,特别是运用粗颗粒的厚画法很容易失掉东方绘画的神韵而更贴近油画的效果。这是我们应该警惕的!

3、 警惕岩彩画发展过程中的固步自封倾向

经过十几年的坚持和奋斗,岩彩画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取得了难以预计的成功,这要感谢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感谢这个宽容的时代,感谢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由于岩彩画具有的开放性及丰富的表现力,引起了中国画坛的极大关注与震动,许多中国画家将岩彩画的学习与实践作为自己创新与改革的突破口,一些高等美术院校则开设本科、研究生的岩彩画课程,从观念入手改变固有程式的束缚,产生了一大批岩彩画家和优秀的岩彩画作品,在中国当代画坛中异军突起,形成了一股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新兴力量。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冷静地分析与思考,不能盲目乐观,不能固步自封。同那些传统的大画种相比,岩彩画可以说才刚刚起步,无论是岩彩画创作群体的素质,还是作品的质量和影响力,抑或是作品受众面和市场吸纳量,都还需要大家坚持不懈地努力,要在保持个性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

六、中国岩彩画的开拓者——王雄飞

谈到岩彩画,有一个人不能不提,那就是王雄飞先生。

岩彩画的命运从一开始就与王雄飞这个名字联系在了一起。可以这样说,岩彩画今天所取得的成绩是与王雄飞的坚持与努力分不开的,说他是中国岩彩画的开拓者,恰如其分。王雄飞为岩彩画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由于时间和篇幅的关系,无法尽数列举,这里仅就就几个方面谈一下王雄飞为岩彩画所做的贡献。

1、 为岩彩画材料所做的贡献

20世纪80年代末王雄飞赴日本留学。在日本学习的过程中,他发现在中国几近沉寂的矿物色在日本却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矿物质颜料作画的方式在中国历史上更曾处于主导性的位置,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当时,王雄飞就有一个愿望,希望使用矿物颜料作画的这种古老而珍贵的文化传统,在中国的绘画艺术中恢复生机,再一次创造它的璀璨与辉煌。为了实现这一宏愿,王雄飞还进入日本最专业的颜料机构——日本上松(株)画材研究部进行实习,并担任了矿物颜料研究项目的主管,得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日本矿物颜料的研发制作技术。

20世纪90年代末王雄飞从日本留学归国,开始了他的岩彩画材料的研究开发事业,并把他的材料研究成果运用于岩彩画教学实践中。这种研究是十分艰辛的,不仅有资金的难题,还要奔赴矿区、大山深处去寻找矿石,要进行拣选分类、加工试验,没有奉献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是不行的。十几年来,通过王雄飞的潜心研发,几千种矿物色被研制出来,填补了中国美术材料这方面的空白,仅此而言,中国没有人能出其右。作为美术材料专家,说他是矿物颜料第一人,实至名归。

没有岩彩画材料哪来的岩彩画呢!王雄飞对中国岩彩画的贡献可见一斑。

2、 王雄飞为岩彩画教学所做的贡献

岩彩画有了今天这样一个大好局面,这应该归功于岩彩画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谈到岩彩画教学,王雄飞可谓功不可没,首屈一指。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中国岩彩画高级研究班前后举办了25届,自始至终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的只有王雄飞一个人。第1届至第6届王雄飞担任班主任并负责教学工作,第6届至25届王雄飞担任学术主持。除自己授课以外,王雄飞还承担了大量的教务、行政工作,从课程安排到师资聘请,从体系建设到展览宣传,他都尽心尽力,认真负责,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由于主办单位是一个艺术科研机构而非正规艺术院校,长期举办这样的教学活动是有很多困难的,没有固定的教学场地,缺乏完善的教学设备,如果没有王雄飞的坚持和付出,中国岩彩画高级研究班是不可能举办那么长时间的,也培养不出那么多的出色岩彩画艺术家,岩彩画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王雄飞对岩彩画教学方向的把握适度,才使岩彩画能够稳健地成长起来。他主张外来技法与中国传统绘画相结合,提倡加强材质肌理在画面的视觉表现效果,保留中国绘画的审美精神,要把中国画表现定式和谐地融入到岩彩画的创作中,反对脱离中国画的优秀传统而去追求或模仿日本画或西洋画的表现形式。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岩彩画事业将会日见辉煌。

3、 王雄飞为岩彩画命名所做的贡献

以矿物颜料为主要媒介、借鉴外来技法、传达民族审美精神的绘画作品从诞生之初就存在名分之争。岩彩画是对中国传统重彩画的演变和发展,既与中国传统绘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却又有着本质的区别。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才更切合发展要求呢?“岩彩”的概念在举办“中国重彩画高级研究班”之前就开始酝酿,但考虑到当时的实际情况,还是没有急于求成,要有一个过渡会更好,让大家有一个了解和接受的过程,俗语说得好:欲速则不达。王雄飞为岩彩画的命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材料研发、教学创作、展览推广等一系列实践之后,“岩彩”的概念愈加清晰。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王雄飞通过办报和杂志来宣传岩彩画,以使其得到社会的接受与认可。王雄飞还反复征求主办单位和艺术家的意见。已故著名重彩画家、原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潘洁滋先生在观摩教学创作和展览之后对王雄飞说“叫岩彩画好”,并予以题词。王雄飞和我一起分别同王志纯先生、胡明哲教授就岩彩画名称问题进行了多次专门研讨。在王雄飞努力下,20016月,从第六届高研班开始,在“重彩”后加上“岩彩”,称“中国重彩(岩彩)画高级研究班” ,并由王雄飞先生担任学术主持。

这种按国际惯例,以素材媒介命名的“岩彩画”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七、岩彩画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岩彩画是在改革开放、’85现代美术思潮的背景下孕育产生的,是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起步、发展而迅速成长起来的。直面岩彩画,既可以看到实事求是置根于本土文化的一面,又可以看到创立本土文化的现当代国际身份的一面。岩彩画是在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世界一体化、经济多极化而逐渐成熟并成为与中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多元文化中的一元,是中国现当代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它吸收借鉴了外来文化的成果,但不是外国的;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但不是传统的,它是当代社会中国人特殊的感受、感觉状态和精神状态的创造性表达。

    置身于经济信息全球化、文化发展多样化的环境下,岩彩画由于追求面向现代、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创作理念,并以其多样的视觉表达和传统又开放的特征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首先,岩彩画崇尚色彩,用色彩完成视觉表达,突出岩彩特质,具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更有利于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色彩的多样化需求。再者,岩彩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向优秀传统艺术开放,注重继承使用传统矿物颜料及绘画技法,发挥矿物颜料优势,是传统文化的回归和发扬;它向其他优秀艺术样式开放,无论是水墨、油画、版画,还是日本绘画,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契合点,这使得岩彩画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们相信,岩彩画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选自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东方华彩·2011中国岩彩画展暨中国岩彩画二十年发展论坛》

友情链接MORE

Copyright©中外美术考级网 京ICP备10047107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889号 网站运营:北京九方文化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南里东区8号楼尼奥大厦1单元744室 电话:010-67154811(美术部)    010-67191577(行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