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教育当前位置:首页 > 表演教育

普及艺术之美 点亮文化之心

2018/11/18中国文化报

——两会代表委员谈艺术教育

 

 

记者  薛帅  张婧

● 加强青少年艺术教育普及工作是必要之举

● 实行联动,系统开展全民艺术教育普及

● 依托文化馆(站)建立全民美育体系


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被称作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美育为我们发现彼此之美、共筑美好理想‘牵线搭桥’。”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看来,艺术教育通过技艺的训练达到心智的培养和文化自信的确立,是审美建立及文化之心树立的过程。

今年两会,文化界、教育界的代表委员均对艺术教育问题兴趣浓厚,相关建议、提案聚焦于提升国民艺术教育水平、建立全民美育体系等议题。

“青少年时期的艺术教育,对艺术家艺术之路的启蒙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国政协委员、篆刻艺术家骆芃芃回忆起自己篆刻艺术追求之路时说:“7岁那年,在父亲的影响下我第一次接触到印章。我现在还记得那把刻刀、那块石头的样子。虽然中间很多年我没有再做过篆刻,但总是念念不忘,这种希望圆自己童年艺术梦的想法一直萦绕于脑中。直到十几年后有条件时,我重新拿起刻刀,那种久违的亲切与兴奋感又回来了。”骆芃芃建议,在推动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艺术教育普及工作是必要之举。“对青少年进行艺术教育如同在他们的生命中种下一颗艺术梦想的种子,如果发芽了,他们就很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她说。

如果说一位艺术家的起点是孩童时期的艺术启蒙,那么如何让一位观众心怀期待地走进剧院,也同样需要艺术教育普及工作发挥作用。“欣赏一部好的艺术作品,需要观众具备一定的欣赏力。艺术院团想要扩大市场、培育和壮大目标观众群,提高国民的审美能力及艺术修养是关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周予援认为,从政府部门到各大院团,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相关教育机构再到社区,应该实行联动,在全社会系统性地开展艺术教育普及工作。“引导观众的审美取向,提高其审美能力,进而提升国民人文素养,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周予援说。

如今,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院团正在积极推进戏曲进校园,在青少年中普及戏曲常识,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黄梅戏剧院院长张辉介绍:“我们不仅主动和本地的大、中、小学校沟通,送戏进校园,每年只要有机会,学校也会请我们的演员作为艺术课老师去上课。学生若有时间,我们还会直接把他们请进来,让他们在剧院的氛围中吸收传统文化的养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田沁鑫也非常赞同其他代表委员关于此话题的观点。结合自己近几年的观察与调研,田沁鑫呼吁继续加大对广大群众美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将美育工作纳入具体的政府职能之中,并进一步明确主管部门,推动完善教育、文化等相关主管部门之间的协同机制。

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录制播出的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好评。“节目中,曾到贵州山区支教的梁俊带领孩子们演绎《苔》后,我给予‘平凡而卓越是教育的本质,是艺术的根本方向’的点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认为,仅有高等艺术教育是不足以完成全民文化素质提升的,这需要各地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因此,王黎光提出要将《中国民歌大会》《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式的美育教育推广到基层和全民。

王黎光建议以全国文化馆(站)为依托建立全民美育体系。“建议以全国文化馆(站)为抓手和建设主体,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承担起全民审美心智培养的重要职能,起到以文化人的作用,弥补基层美育教育的不足。”王黎光说,要依托高等艺术院校优势,提升文化馆(站)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目前,全国急需打造一批文化使命感强、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优,兼具文化、教育和管理能力的文化馆(站)人才队伍,高等艺术院校肩负着国家文化复兴和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在此方面应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文化报》2018313日)


友情链接MORE

Copyright©中外美术考级网 京ICP备10047107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889号 网站运营:北京九方文化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南里东区8号楼尼奥大厦1单元744室 电话:010-67154811(美术部)    010-67191577(行政部)